董姓的起源 董姓由来
董姓
分布地区:
董姓在全国分布广泛,主要集中在河北、河南、山东、山西、辽宁等省份。
历史来源:
「董」源出:
1. 源于董父。颛顼帝的己姓之后,廖叔安有一子叫董父,他对龙的习性很有研究,于是帝舜就任命董父为豢龙氏,专门养龙,被封为鬷川侯。在董父的后裔子孙中,有以先祖封号为姓氏者,称董氏。
2. 源于姬姓。春秋时期,周大夫辛有的两个儿子到晋国,与籍氏一起主管晋之典籍,因其职责是 “董督晋史”,所以也称为董氏。
3. 源于己姓。相传颛顼帝的孙子吴回爱帝尧时任火神祝融,他有个儿子名终,因为封在陆乡(今山东平原),所以叫陆终。陆终有个儿子叫参胡,因住董地(今山东濮城),其后裔子孙就以居邑名称为姓氏,称董氏。
迁徙分布:
董姓发源于山西、山东等地。秦汉时期,董姓已扩散至河北、河南、陕西等地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董姓进一步向南方迁徙。唐宋时期,董姓在全国分布更加广泛,成为一个较为常见的姓氏。明清时期,董姓人口继续增长,且有不少董姓人迁徙至海外。
家族名人:
董仲舒:西汉思想家、***家、教育家。他提出了 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 的主张,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。董仲舒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 “三纲五常”,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,从此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,并延续了两千多年。
董宣:字少平,东汉陈留圉人(今河南杞县)。曾任北海相、江夏太守、洛阳令等职。为官清廉,刚正不阿,被称为 “强项令”。光武帝刘秀对他十分赏识,董宣也因此名震京师。
董允:字休昭,南郡枝江(今湖北枝江)人。三国时期蜀汉官员,掌军中郎将董和之子。董允与费祎、蒋琬被称为蜀汉 “四相” 之一。他为人正直,敢于直言进谏,匡正后主刘禅的过失,对蜀汉政权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董其昌:字玄宰,号思白、香光居士,松江华亭(今上海闵行区马桥)人。明朝后期大臣、书画家。董其昌的书法和绘画在当时及后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。他的书法综合了晋、唐、宋、元各家的书风,自成一体;绘画则以山水见长,用墨明洁隽朗,笔致清秀中和,风格古雅秀润。